违章建筑(违建)的认定主要依据《土地管理法》、《城乡规划法》、《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》等相关法律法规。违建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形:
1、未取得拟建工程规划许可证(原址、选址建房意见书)在规划区以外建设的房屋及设施。
2、未申请或申请未获得批准,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而建成的建筑。
3、擅自改变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建成的建筑。
4、擅自改变了使用性质建成的建筑。
5、临时建筑建设后超过有效期未拆除成为永久性建筑的建筑。
6、通过伪造相关材料向主管部门骗取许可证而建成的建筑。
违章建筑不仅违反了法律法规,还可能侵占安全通道和非法占用耕地等,影响城市公共空间、破坏生态环境,损害政府公信力,破坏城市风貌,制约城市健康发展和城乡规划执行,影响城市的未来发展。
首先,从法律意义上看,两者的范围有所不同。违法建筑的范围相对较窄,仅指那些违反法律、行政法规的规定所建造的建筑物。而违章建筑的范围则更为宽泛,它不仅包括违反法律、行政法规所建的建筑物,还涵盖了违反地方政府规章所建的建筑。因此,违章建筑的范围更为广泛。
其次,违章建筑并不一定等同于违法建筑,但违法建筑则一定属于违章建筑的范畴。这意味着,虽然所有的违法建筑都是违章的,但并不是所有的违章建筑都违反了国家层面的法律或行政法规。
再者,两者的处理方式也存在差异。违章建筑可能仅仅违反了地方政府的相关规定,因此其处理方式可能包括必须拆除或没收,或者经过整改后可以保留。如果违章建筑经过整改后符合法律规定,那么它甚至可以归为合法建筑的范畴。而违法建筑,由于其违反了国家层面的法律或行政法规,其处理方式可能更为严格。
总的来说,虽然违法建房和违章建房都涉及未经许可的建筑活动,但它们在法律定义、范围以及处理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。在实际操作中,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来界定和处理这两种建筑。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