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产权与证件核查
确保卖家提供的产权证真实有效,且与交易房屋一致。注意检查产权证上的产权人姓名、房屋地址、面积等信息是否正确。对于非住宅类房产,还需核实土地使用权证是否齐全、有效。
2、房屋质量检查
根据合同约定,对房屋内的设施设备(如空调、抽油烟机、热水器等)进行验收,确保其品牌、型号、数量与合同约定一致,且能正常使用。观察房屋结构是否完好,墙体、地面、屋顶等是否平整,有无明显裂缝、渗水等问题。检查防水层是否完好,排水系统是否畅通,避免日后出现漏水、渗水等问题。
3、费用与过户
确保卖家已结清水、电、燃气、电话、电视、网络及物业管理费等各项费用。在过户前,双方应一同前往相关部门办理过户手续,并结清费用。维修基金结算,如维修基金包含在交易内,需确保维修基金的过户和结算手续已完成。
4、户口与产权过户
确认原业主的户口是否已迁出,避免影响新业主的户口落户。确保产权过户手续已完成,包括提供房屋产权证、身份证等必要材料,确保产权变更登记完成。
5、合同与文件签署
在收房过程结束后,双方应签署《房屋交接书》,明确责任归属。确保交接所有的钥匙和各类卡片(如门禁卡、车库门禁等),以便新业主顺利入住。
1、明确不满意的具体内容
首先,需要明确自己对哪些方面不满意。这可能包括房屋质量、装修状况、设施设备、周边环境等。只有明确了问题所在,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解决措施。
2、与卖家沟通协商
详细描述问题:向卖家详细描述自己不满意的地方,并提供相关证据或照片,以便卖家了解问题的严重性。
提出解决方案:与卖家共同商讨解决方案,如维修、更换设施设备、降低房价等。双方应本着诚信、公平的原则进行协商,以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。
3、寻求第三方协助
房产中介:如果购房过程中有房产中介参与,可以向其寻求协助,帮助双方进行沟通和协商。
房屋质量鉴定机构:如果对房屋质量存在疑虑,可以委托房屋质量鉴定机构进行鉴定,并根据鉴定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。
4、法律途径
合同解除:如果与卖家无法达成解决方案,且问题严重到影响购房者的正常居住和使用,购房者有权根据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解除购房合同。
诉讼:如果合同解除或协商无果,购房者可以选择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,如向法院提起诉讼,要求卖家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。
分享到: